您好,欢迎来到 淘种网!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度“江汉大米”主导品种的通知

    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度“江汉大米”主导品种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从源头提升“江汉大米”产品竞争力,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粮食局全程指导下,我们根据“江汉大米”团体标准要求,聚焦“长粒、优质、好吃”定位,遴选了“鄂中5号、鄂香2号、华夏香丝、虾稻1号、荃优822、隆稻3号”作为2024年度“江汉大米”主导品种(附件),现予推介发布。

     

    附件:2024年度“江汉大米”主导品种简介

     

    湖北省水稻协会    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2024年3月25日

     

    附件

    鄂中5号


    审定编号:鄂审稻2004010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现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优质水稻研究开发中心用从西班牙引进的水稻种子中选择的变异单株,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中稻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剑叶窄、长、挺。穗型较松散,穗颈节短,有包颈现象;孕穗期遇低温有颖花退化现象。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8.7万,株高117.9厘米,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40.9粒,实粒数105.3粒,结实率74.7%,千粒重23.99克。全生育期147.9天,比Ⅱ优725长11.9天。抗病性鉴定为高感穗颈稻瘟病。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出糙率78.1%,整精米率60.0%,长宽比3.6,垩白粒率0.0%,垩白度0.0%,直链淀粉含量15.1%,胶稠度83毫米,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2017年新国标一级米)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试,平均亩产418.91公斤,比对照Ⅱ优725减产12.31%,减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20公斤,秧苗1叶1心喷施多效唑,培育多蘖壮秧。2.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25~30天移栽,亩插1.8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基本苗8万左右。3.科学肥水管理防倒伏。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苗数达到22万时排水晒田,复水后亩施钾肥5~7公斤,以防后期倒伏。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保持干干湿湿,收割前7天断水。4.注意防治病虫害。预防稻瘟病,生长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螟虫和稻蓟马。

     

    鄂香2号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8038

    品种来源: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市孝南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香恢66//培矮64S/鄂晚17///R187”籼粳交的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晚稻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适中,植株较矮,分蘖力较强。剑叶中长、直立。穗层较整齐,小穗型,着粒均匀,千粒重较大。谷粒长形,颖壳淡褐色,茸毛较多,稃尖紫色,部分谷粒有短芒。区域试验中株高84.8厘米,亩有效穗23.1万,穗长17.3厘米,每穗总粒数96.5粒,每穗实粒数79.3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9.66克。全生育期120.6天,比鄂晚17短6.2天。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4.1,稻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9级,高感白叶枯病;纹枯病7级,感纹枯病;稻曲病7级,感稻曲病。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2.6%,整精米率66.3%,垩白粒率14%,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60毫米,长宽比3.2,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7.45公斤,比对照鄂晚17减产0.68%。其中:2016年亩产499.18公斤,比鄂晚17减产1.17%;2017年亩产455.72公斤,比鄂晚17减产0.1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6月中旬播种,秧田亩用种量21~24公斤,大田一般亩用种量3.5~4.0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秧苗1叶1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促矮壮多发。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不超过35天,株行距13.3厘米×16.7厘米或13.3厘米×20.0厘米,每穴插4~6粒谷苗。3.科学管理肥水。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穗肥。一般亩施纯氮14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寸水插秧,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直至黄熟。4.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大田注意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华夏香丝


    审定编号:鄂审稻20210066

    品种来源: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农香32”优良单株作母本,“粤抗1122”作父本杂交,通过连续多代高压定向选育的常规中稻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适中,植株较高。剑叶挺。稃尖无色、无芒。区域试验中株高129.0厘米,亩有效穗22.6万,穗长27.2厘米,每穗总粒数161.8粒,每穗实粒数131.6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05克,全生育期114.9天,比黄华占长0.5天。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6.3,稻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纹枯病5级,中感纹枯病。耐热性3级,耐冷性7级。米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9.0%,整精米率61.5%,垩白粒率7%,垩白度1.2%,直链淀粉含量15.3%,胶稠度75毫米,碱消值6.4,透明度2级,长宽比3.6,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湖北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早熟中稻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36公斤,比对照黄华占增产4.20%。其中:2019年亩产627.58公斤,比黄华占增产4.37%;2020年亩产601.13公斤,比黄华占增产4.02%。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4.80公斤,比对照黄华占增产5.0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育苗移栽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大田一般亩用种量2.5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2.科学除草。播种后2~4天和分蘖期及时除草。3.科学管理肥水。施足底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播种出苗后轻度晒田至3叶期,薄水促蘖,够苗晒田,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深水层,后期干湿交替,直到成熟。4.化学调控。在2叶1心至3叶1心时,结合施肥,每亩拌100克15%多效唑;在晒田前后(播种后35~40天),结合防治病虫,每亩用80~100克15%多效唑兑水喷雾。5.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虾稻1号


    审定编号:鄂审稻20200044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潜江市农业农村局从“黄华占///黄华占//R769/GD-7”的后代中,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稻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适中,生长势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剑叶长挺、米粒细长。稃尖无色、无芒。后期熟相好。区域试验中株高113.4厘米,亩有效穗21.5万,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33.0粒,每穗实粒数108.3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6.17克,全生育期120.5天,比黄华占长1.8天。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2.7,稻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纹枯病5级,中感纹枯病。耐热性5级,耐冷性5级。米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7.0%,整精米率57.9%,垩白粒率13%,垩白度3.3%,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64毫米,碱消值5.0级,透明度1级,长宽比3.9,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测定,稻米食用品质感官评分88分,根据《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食用品质感官评价为好。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参加湖北省科企创新测试联合体高档优质稻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58公斤,比对照黄华占减产1.30%。其中:2017年亩产574.73公斤,比黄华占减产0.51%;2018年亩产542.42公斤,比黄华占减产2.1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鄂北5月10日左右播种,鄂东和江汉平原5月25日至6月5日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2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4~5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2.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苗6~7叶期适时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株行距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3.科学管理肥水。施足底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纯氮10~11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深水层,后期干干湿湿,直至黄熟。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

     

    荃优822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6016

    品种来源: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9311A”与恢复系“YR082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生长势较旺。剑叶短、较宽、斜挺。穗层较整齐,中等穗型,着粒均匀。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有短顶芒。后期熟相较好。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5.8万,株高115.1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83.3粒,每穗实粒数157.3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7.89克。全生育期136.3天,比丰两优四号短1.4天。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2.8,稻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白叶枯5级,中感白叶枯病。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8%,整精米率62.5%,垩白粒率11%,垩白度2.2%,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83毫米,长宽比3.2,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5.80公斤,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84%。其中:2014年亩产636.26公斤,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82%;2015年亩产695.34公斤,比丰两优四号增产2.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鄂北4月下旬播种,江汉平原及鄂东等地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12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公斤。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25~30天,株行距13.3厘米×30.0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粒谷苗,亩插基本苗6~8万左右。3.科学施肥管理。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一般亩施纯氮13~14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7。寸水活棵,浅水分蘖,亩苗数达18万时及时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成熟前5~6天断水。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隆稻3号


    审定编号:鄂审稻20200079

    品种来源:武汉弘耕种业有限公司、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从“特青2号/特籼占25”的后代经系谱法选育成的常规中稻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适中,植株矮,分蘖力强。剑叶长挺。穗层整齐,中穗型,稃尖无色、无芒。区域试验中株高103.8厘米,亩有效穗25.7万,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51.7粒,每穗实粒数124.9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3.22克,全生育期114.3天,比黄华占长2.7天。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5.7,稻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5级,中感纹枯病。耐热性7级,耐冷性3级。米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62.2%,垩白粒率5%,垩白度2.3%,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6.0级,透明度1级,长宽比3.2,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湖北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早熟中稻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00公斤,比对照黄华占增产7.85%。其中:2018年亩产628.73公斤,比黄华占增产5.93%;2019年亩产663.23公斤,比黄华占增产9.7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最佳播期6月5~15日;机插秧亩用种量2.5~3.0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2.化学除草。播种后3天和秧苗3叶1心期及时除草。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中后期增施钾肥。一般亩施用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4.科学管水。秧苗1~3叶期以湿润灌溉为主,3~5叶期浅水勤灌促分蘖,期间应多次露田,5~6叶期轻晒田,7~8叶期重晒田。当亩苗数达到22万时,及时排水晒田,孕穗扬花期间保持6~7厘米的水层,后期应干湿交替,直到黄熟。5.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大田重点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注:以上品种排名不分先后。

    文件原文↓